“三夏”视觉|孟州麦收正当时 机械减损保归仓
“三夏”视觉|孟州麦收正当时 机械减损保归仓
“三夏”视觉|孟州麦收正当时 机械减损保归仓
扶沟县抓住有利(yǒulì)时机,做到成熟一块(yīkuài)收割一块(5月25日摄)。 黄金峰 摄
在新野县新甸铺镇,联合收割机正将收获的(de)小麦装车。 王小军 摄
5月20日,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cūn)青龙河合作社,社员正在抢收小麦(xiǎomài)。谢万柏 摄
今年“三夏”时节(shíjié),河南面临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这对夏收、夏种以及防汛工作构成了(le)严峻挑战。
“今年(jīnnián)春季以来,我省小麦主产区光照(guāngzhào)充足,但水分条件不尽如人意。截至5月21日,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已连续(liánxù)超过70天没有有效降水。这些地区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xiǎnzhùtèdiǎn):异常偏高的气温、持续偏少的降水以及频繁的大风天气。”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怀亮指出。
数据显示(xiǎnshì),自3月中旬(zhōngxún)起,全省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3月中旬至5月21日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60%,为同期第二低值。5月22日的(de)降水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旱情,但中西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chíxù)。此外(cǐwài),5月中旬以来,全省255站次出现轻度以上干热风,影响了小麦灌浆和千粒重。
陈怀亮指出,小麦成熟期间(qījiān)我省降水(jiàngshuǐ)量可能高于常年,南阳、信阳、驻马店可能连续3天有雨。同时,汛期全省(quánshěng)将呈现“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的分布特征,降水分布不均。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以及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导致流域性洪涝气象风险升高(shēnggāo)。
我省气象部门提醒,部分地区的麦收可能与降雨时间重叠。豫南麦收预计5月(yuè)31日前完成,5月31日至6月2日降雨影响小。其他地区6月1日至2日有雨,可能影响麦收和晾晒。建议黄河以南(yǐnán)地区抓紧收割(shōugē),黄河以北地区则在6月3日后的晴好天气中加快收割。需警惕(jǐngtì)西部土壤缺墒、干旱影响夏播,以及南海夏季(xiàjì)风爆发后河南可能进入多雨期,注意旱涝急转风险(fēngxiǎn)。
为保障“三夏”生产和(hé)防汛(fángxùn)抗洪工作,全省气象部门将执行严格的工作责任(zérèn)制度。主动提供(tígōng)“三夏”气象服务,包括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和为农机作业提供气象支持。针对局部干旱和强对流(qiángduìliú)天气,将执行人工增雨和防雹措施。加强防汛抗洪气象服务,确保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旱涝转换风险,完善(wánshàn)以气象灾害预警为核心的应急(yìngjí)联动和社会应急响应体系。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特别是与应急、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合发布风险预警和应对建议。
1094条“专用通道(tōngdào)”畅通运输
夏粮收成关系到全年(quánnián)粮食安全,交通是保障农机高效调度、粮食顺利运输的(de)关键环节。
5月25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quánshěng)高速公路547个收费站开通“专用通道”1094条,已(yǐ)累计保障跨区农机运输车辆通行6万台次,减免通行费1400万元(wànyuán),整体运行(yùnxíng)平稳,农机运输通行顺畅。
通过对往年通行情况进行大(dà)数据分析,省(shěng)交通运输厅预计今年我省高速公路(gāosùgōnglù)“三夏”跨区农机运输车辆通行量将达14万台次。针对农机运输车辆集中性、季节性、结伴性的通行特点,我省如何保障大规模农机车队通行,避免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yōngdǔ)?
这两天,太康县的小麦进入收割期,大量外地农机陆续抵达这里。在大广高速大新收费站(shōufèizhàn),农机运输车从“跨区作业(zuòyè)运输车辆专用通道(tōngdào)”有序下站。
“我们(wǒmen)简化了验货流程,在收费亭内检验完(wán)作业证,就会对农机免费快速放行,后期我们会截取录像图片上传系统。”大广(dàguǎng)高速大新收费站工作人员称,这样可以实现农机运输车“秒”过收费站。
早在4月下旬,省(shěng)交通运输厅就召开了(le)跨区机收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培训会,全省56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170余人(yúrén)参加会议。会后各单位对1.6万名一线收费人员开展(kāizhǎn)教育培训,确保持证车辆“免费快速放行”、无证车辆“容缺快速办理”政策传达到每个一线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
“三夏”期间(qījiān)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可能对道路(dàolù)通行(tōngxíng)造成影响。我省交通部门联合高速交警等部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涉及农机(nóngjī)运输车辆的轻微事故实行“快处快赔”,对发生故障的农机运输车辆提供免费拖曳服务(fúwù),必要时采取“带车通行、跟车保通、接力护航”的方式,全力保障农机运输车辆快速通行。
此外,为做好“三夏”服务保障工作,我省还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划定了专用停车区,提供“三免费(洗衣、洗澡、加水充气)、三优先(加油、休息(xiūxī)、维修)、一优惠(就餐8折)”服务;在服务区、“司机(sījī)之家”、行业(hángyè)党建线下(xiànxià)阵地设立872个接待服务站,提供免费茶水、临时休息等服务,不断擦亮“情满豫途(qíngmǎnyùtú)”行业党建品牌。
20万台以上联合(liánhé)收割机精准调度
随着“三夏(sānxià)”大忙拉开帷幕,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聚焦机收、夏种、禁烧三大(sāndà)主线任务,为“三夏”生产架起“保障网”。
组织机收作业(zuòy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三夏”期间是农机作业的(de)高峰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5年机收(jīshōu)减损有关工作的通知》,安排(ānpái)部署“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
在用机械摸底显示,全省可用稻麦联合(liánhé)收割机18万台,加之省外(shěngwài)常年来豫跨区作业的2万余台收割机,“三夏”期间全省联合收割机投入量预计在20万台以上;其中,接入“河南农机云”平台的联合收割机有6.8万余台,依托信息化调度系统可实现作业需求与(yǔ)机械分布的精准匹配(pǐpèi),为夏粮机收提供(tígōng)坚实装备支撑。
种足管好(guǎnhǎo)秋粮,奠定全年丰收基础。
我省今年继续实行党政同责(tóngzé)考核,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地轮作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将夏播任务落实到县(xiàn)、到乡、到主体,确保全省秋粮面积稳定(wěndìng)在(zài)7600万亩以上,大豆稳定在570万亩以上。
种子(zhǒngzi)落地,“管”字上马。我省将组织各级农业专家团队下沉一线,指导(zhǐdǎo)农民及时开展查苗补种、浇水施肥、防病治虫等田间管理工作,确保苗齐苗匀(miáoyún)苗壮,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用(yǐyòng)促禁”,守护碧水蓝天。
秸秆禁烧是“三夏”的一项重点工作(gōngzuò)。“我们将发挥秸秆禁烧牵头作用,全力做好(zuòhǎo)夏季(xiàjì)秸秆禁烧的组织、协调、督导、推进(tuījìn)工作,加强与生态环境、公安、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表示。
同时,以秸秆(jiēgǎn)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利用,不断优化秸秆产业化(chǎnyèhuà)布局。以县为单位推动标准化收储(shōuchǔ)中心(zhōngxīn)建设,打造县域全覆盖收储运营网络。培育壮大秸秆加工龙头企业,夯实“以用促禁”产业基础,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双赢效果。
截至5月25日,全省已收获小麦2312.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zhòngzhí)面积的(de)27.2%。从机械化收割的精准调度(diàodù)到秋粮种植的技术护航,再到秸秆禁烧的系统治理,全链条的保障机制为(wèi)“三夏”生产筑牢“安全网”,撑起“丰收伞”。
560亿斤仓容准备(zhǔnbèi)到位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jīchǔ)。目前河南小麦陆续开镰,我省粮食和(hé)物资储备系统积极行动,采取(cǎiqǔ)多种措施,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据悉,今年国家(guójiā)延续在(zài)小麦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至1.19元/斤,持续释放稳定粮食(liángshí)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积极信号。
目前,南阳、信阳等地小麦已开镰,部分(bùfèn)城市新麦(xīnmài)零星上市。截至5月24日,累计收购新产小麦16.1万吨。自5月25日起,我省(wǒshěng)启动市场监测预警(yùjǐng)机制,实施信息日报制度,出现异常情况将及时发出预警。
为保障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各级粮食和(hé)储备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全省准备空仓容560亿斤左右,收购设备器材2.6万台,建立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障基金10亿元,农发行准备收购贷款资金500亿元。同时,各地提前(tíqián)做好防汛备汛(bèixùn),成立防汛抢险(qiǎngxiǎn)队伍1562支,全力保障粮库安全(ānquán)度汛。
3月下旬以来,我省粮食系统就与各类经营主体沟通座谈,了解(liǎojiě)小麦生产、市场价格等情况,并多次召开夏粮收购形势分析会,牵头制定(zhìdìng)应对(yìngduì)措施(cuòshī),确保粮食收购平稳运行,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切实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省粮食(liángshí)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弓表示,下(xià)一步,将统筹做好市场化和政策性收购(shōugòu),大力引导粮食储备、加工、贸易等企业(qǐyè)开展(kāizhǎn)市场化收购,科学把握各级储备粮轮换收储时机、节奏和力度,发挥引领收购市场的积极(jījí)作用。密切监测新麦市场价格,协同中储粮合理增设网点,优化(yōuhuà)收购流程,确保一旦(yídàn)符合启动条件,及时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同时,持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积极宣传粮食政策,及时发布(fābù)收购信息,引导市场预期。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粮食交易大会、洽谈会,推介我省小麦,实现(shíxiàn)优质优价。强化执法监管,规范经营主体收购行为,查处不及时支付售粮款、不按规定检验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民权益。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quán)媒体记者 李时珍
5月25日,微风拂过商水县张庄镇张坡村的大片农田,麦浪滚滚(gǔngǔn)。不远处,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shōugējī)排列整齐,整装待发;耳畔传来宣传“三夏(sānxià)”防火的广播声;“三夏”生产服务点(diǎn)早已在村头准备就绪……一年一度的“三夏”攻坚战已拉开序幕。
“十几天前(qián)村支书就跟俺联系了。我们在平顶山市(píngdǐngshānshì)完成作业(zuòyè)后,连夜就赶到这儿了。现在,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下地收割(shōugē)。”来自天津市的收割机(shōugējī)手李学森,是一支联合收割队的负责人,5月24日凌晨,他带领着7名经验丰富的收割机手和5台收割机,赶到张坡村,准备大干一场。
据张坡村(cūn)村委干部张银领(zhāngyínlǐng)介绍,早在一个多星期(xīngqī)前,他们村就已经开始全面备战“三夏”了。“现在我们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村里3800多亩地,最多3天(tiān)就能完成收割,颗粒归仓。”张银领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作为流转(liúzhuǎn)6000多亩地、托管3.4万亩地的种粮组织,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于(duìyú)“三夏”来临更是严阵以待。
“目前,我们所有的收割机(shōugējī)全部到位,都在等6月1日集中开镰。为了预防雨水天气(tiānqì),我们合作社成立了应急作业大队,包含5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和(hé)60多台运粮车。同时,粮食烘干设备已全部检修一遍。储粮仓库已腾空、打扫干净,通风设施和输送设施已准备就绪,以保障粮食安全入库。”商水县天华(tiānhuá)种植(zhòngzhí)专业(zhuānyè)合作社技术员刘记森告诉记者。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商水县(shāngshuǐxiàn)素有“豫东粮仓(liángcāng)”的美誉,拥有耕地面积142万亩,连续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4亿斤左右。目前(mùqián),全县已建成127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15万亩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shìfànqū)。
眼下,商水县百万亩小麦丰收在望。俗话说(súhuàshuō),春争日,夏争时。为统筹抓好“三夏”生产工作,扛牢粮食安全(liángshíānquán)责任,商水县以“保障畅通、服务(fúwù)机手、助力‘三农’”为主题,在全县3个高速路口、19个乡镇,设立(shèlì)农机服务站,590个行政村设立服务点,全方位(quánfāngwèi)提供服务,确保颗粒归仓。
主要做法是这样的(de):落实政策(luòshízhèngcè)保畅通(chàngtōng)。主要是设立夏收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跨区作业手续,保障(bǎozhàng)农机运输“零延误”;手续不全的先放后补,坚决杜绝收割机滞留等候;部门联动强服务。高速路收费站、交通运输局、交警队、农业农村局等单位(dānwèi)在高速路口设立服务站,协同联动,提供茶水、路线咨询(zīxún)、应急药物等服务,需要带路的安排接送,让机手感到舒心;宣教结合保安全。提醒农机手(nóngjīshǒu)在大件运输、道路交通、田间作业等环节需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其安全意识。
与此同时(yǔcǐtóngshí),商水县牢固树立防灾减损就是增产增收的理念。全县(quánxiàn)已建成投用8个“平急两用(liǎngyòng)”区域性农业(nóngyè)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了20支应急农机服务队。全县自有的2461台小麦收割机已陆续返回商水,日(rì)烘干能力达10000吨的115座烘干塔已检修完毕,为确保粮食归仓上了“双保险”。
“目前,商水县‘三夏’生产准备充分,我们有信心变(biàn)‘丰收在望’为‘丰收在仓’。”商水县委书记崔(cuī)卫国表示。
□本报记者 刘晓波 本报通讯员 苗银(miáoyín)
5月25日下午,遂平县(suìpíngxiàn)常庄镇龙泉村的一处麦田(màitián),麦浪翻滚、机声隆隆。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麦田中忙碌穿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进机器(jīqì),小麦收割、麦穗脱粒(tuōlì)、秸秆还田等步骤一气呵成。
“九(jiǔ)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什么时候收割最能减损,与粮食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种粮(zhǒngliáng)大户朱联合,心里(xīnlǐ)有一张清晰的“时间进度表”。
站在田埂上,他随手扯掉一个麦穗,揉碎,轻轻一吹,籽粒饱满的麦粒映入眼帘。“现在正是小麦九成熟的时候,抓紧时间抢收,就可以减少(jiǎnshǎo)收割(shōugē)过程中(zhōng)出现掉穗、掉粒等籽粒损失情况。”说话间,朱联合不时关注(guānzhù)着田间的收获进度。
今年朱联合一共种植了850亩小麦,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他早早便联系当地的农机合作社安排收割机。“明天至少会有6台收割机同时(tóngshí)作业,1台收割机能(néng)收150亩左右,后天就能全部收完了。”朱联合说,收完小麦,赶紧(gǎnjǐn)把玉米(yùmǐ)和花生种上,就能期待秋季好收成(hǎoshōuchéng)了!
老朱在心里喜滋滋算起了今年的(de)收成,来自河北的农机手李喜江也(yě)坐在地头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天还没擦黑,他便凭借30多年的操作经验和新(xīn)入手的“座驾”,早早完成了当天的收割(shōugē)任务。“新型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不仅配备有空调、自动座椅,还具有大马力、大喂入量等(děng)特点,让收割小麦轻松多了!”李喜江说,当地对于(duìyú)跨区作业机手的后勤保障服务也非常暖心。
目前遂平县81.53万亩小麦已经进入集中成熟期,为确保“三夏”麦收高效推进,遂平县2700台本地(běndì)收割机连轴运转,农机部门精准调度(diàodù)500台外来(wàilái)机械分区作业,并设置13个农机服务点,为机手现场提供(tígōng)各乡镇收割机需求数量(shùliàng),设置56个维修网点,护航丰收“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遂平县高速公路出口的(de)一处服务(fúwù)站点看到,站内不仅设置有机手临时休息处,免费提供饮用水(yǐnyòngshuǐ)和食物(shíwù),还精心准备了爱心大礼包,内含洗衣粉、换洗T恤衫、劳保手套等实用物品,让跨区机手感受到了满满爱心与温暖。
小麦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在仓(cāng)”,科学调度农机保障机收(jīshōu)是第一步,小麦收储入库同样很关键。
在遂平县常庄镇为农服务中心,运粮车(chē)来往不绝,称重、取样、检测、入库,现场繁忙有序。“随到随收,不限时段,保质保量不欠款。”该服务中心负责人姚新领介绍,目前服务中心1天收储小麦(xiǎomài)20万斤,这两天(liǎngtiān)大面积收割后,1天能(tiānnéng)收储100多万斤,收储的小麦70%以上供给遂平克明面业有限公司(yǒuxiàngōngsī)等面粉企业,变身面粉、面条等多种农加工产品直达百姓(bǎixìng)餐桌。
收好更要(yào)用好。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扛(káng)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从种植、收储到精深加工,如今的(de)遂平(suìpíng)县已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今麦郎食品、克明面业、五得利面粉、首农集团、思念食品、燕京啤酒、可米休闲食品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小麦在此变身为专用小麦粉、面条、饺子等精深加工产品(chǎnpǐn)。遂平的麦香,正飘向千家万户、飘向世界各地。
□本报记者(běnbàojìzhě) 孟向东 曾倩 本报通讯员 盛志国 丁春雷
5月25日下午,雨过天晴,微风轻拂。邓州市(dèngzhōushì)腰店镇大房(zhèndàfáng)营村种植大户王国阁的麦田里,数台收割机穿梭,奏响了夏收的“金色乐章(yuèzhāng)”。
“上午虽然下了点小雨,但陕西来(lái)的收割机(shōugējī)手(shǒu)动作非常快,还有一两个小时就全部收割完毕了。这下能确保颗粒归仓了。”看着即将收割完毕的麦田,王国阁彻底放下心来。
“在这里作业各方面都比较顺利。这个镇余下的(de)麦田大概两三天(liǎngsāntiān)就能割完。”来自陕西渭南的收割机手(shǒu)杨名胜告诉记者,腰店(yāodiàn)镇专门成立了服务队,对收割机手的吃、住(zhù)、用都照顾得很好,还积极帮助他们联系活儿。良好的作业环境和有序的组织协调,让他和4名同伴都能全力以赴高效完成收割任务。
腰店镇党委书记李宗万介绍,全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7.2万亩(wànmǔ)。为保障夏收顺利开展,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tǒngchóu)农机调度,精心做好各项服务。自(zì)5月20日麦收启动以来,全镇已累计投入(tóurù)260台收割机,已收割6.4万亩。
“在收购环节,我们设立(shèlì)了22个小麦收购点,总储容达2.8万吨。为维护收购秩序,确保(quèbǎo)公平交易,镇(zhèn)农业服务中心联合镇市场监管所、镇综合行政(xíngzhèng)执法大队开展了12次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计量作弊、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李宗万说。
当天,在腰店镇黑龙村,种植户张云静(zhāngyúnjìng)播种的374亩玉米也迎来收尾。“麦一收割完,就想趁着墒情把(bǎ)地给种上。”张云静说。
腰店(yāodiàn)镇副镇长李春杰告诉记者,在夏种工作上(shàng),腰店镇也早做准备(zhǔnbèi),调配了206台播种机、177台旋耕机,抢抓雨后有利(yǒulì)墒情迅速推进夏种。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夏播4.6万亩,其中玉米3.2万亩、花生1.4万亩。
腰店镇一系列扎实有效(yǒuxiào)的举措,正是邓州市(dèngzhōushì)全力推进“三夏”生产的缩影。
据了解,今年(jīnnián)邓州市种植小麦(xiǎomài)220万亩。为确保(quèbǎo)“三夏”生产有序开展,小麦颗粒归仓,该市上下联动,提前对全市28个乡镇626个村的(de)收割机进行摸底统计,做好本地自有2200余台(yútái)联合收割机的维修保养(wéixiūbǎoyǎng)工作;对接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等17个省份及豫北地区的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和农机手,联系收割机械2500余台;并与(yǔ)驻马店汝南县履带式收割机机群对接,共对接履带式收割机861台,做好极端天气抢收准备。此外,当地各类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已提前备足,且(qiě)价格稳定,可以满足夏播需求。截至5月24日,该市已收割小麦191万亩,夏播面积(miànjī)达86万亩。
邓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程晓表示,接下来,该市将严格落实“三夏”生产各项(gèxiàng)工作措施(cuòshī),强化统筹调度,紧盯天气变化,合理把控“三夏”生产进度,确保收好粮、管好(guǎnhǎo)田,为全年粮食(liángshí)稳产增收筑牢坚实基础。
全力以赴(quánlìyǐfù)确保颗粒归仓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shēngchǎn)关键期,全省“三夏”工作(gōngzuò)视频调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全省“三夏”生产工作,各级各部门(bùmén)要迅速落实,精心组织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kēlìguīcāng)。
河南(hénán)是粮食大省、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多次就粮食生产作出重要指示(zhǐshì)批示,殷殷嘱托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liángshíānquán)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日(jìnrì),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bǎohù)和建设,扛(káng)牢粮食安全责任。
夏粮是(shì)全年(quánnián)粮食生产第一仗,夏粮丰收了(le),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1/4,保障夏粮生产,意义重大。麦熟一晌,农时不等人。从南到北(cóngnándàoběi),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已进入大规模收获期,必须抢抓有利天气条件,高效有序抢收。
全省(quánshěng)农机“云端”调度,协同(xiétóng)作业;河南交投推出跨区作业农机车辆优先加油、优先休息、优先检修,高速服务区内农机手免费(miǎnfèi)洗衣、免费洗澡、免费加水充气(chōngqì)等(děng)惠民措施(cuòshī);接到降雨预警,方城县挑灯夜战抢收小麦;叶县准备履带式收割机,划定39个粮食烘干中心,从收割到烘干入库实现闭环管理……各级各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出台惠民政策礼包,上新设备,全力以赴保丰收。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我省部分地区仍有阵雨(zhènyǔ),对麦收将产生不利影响。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天气情况,加强协同,启动预案、靠前服务,以(yǐ)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工作的(de)确定性应对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为“三夏”生产创造(chuàngzào)有利条件。要注重(zhùzhòng)发挥(fāhuī)专业农机服务社作用,提高机收效率,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fúwùduì)先锋带头作用,为困难群众解决麦收后顾之忧。要紧盯干旱、干热风、烂场雨和病虫等灾害,善始善终做好农业防灾减灾,严防旱涝急转,筑牢灾害防御屏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shēngmìngcáichǎn)安全。
情况越是(yuèshì)复杂(fùzá),越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作风。要把“三夏”生产作为锤炼能力作风的练兵场和试金石,深入基层、下沉一线(yīxiàn),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三夏”生产(shēngchǎn)时间紧、任务重。以(yǐ)“时时放心不下(fàngxīnbùxià)”的责任感、积极担当的精气神,尽职履责,统筹兼顾做好“三夏”生产和抗旱防汛(fángxùn)工作,我们定能打赢“三夏”攻坚战,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力支撑。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博(zhàobó) 孙好闯
5月25日(rì)一大早,邓州市桑庄镇桑庄社区的麦田里机声隆隆,来自(láizì)陕西省渭南市的农机手周刚正在抢收小麦。
收割、脱粒(tuōlì)、秸秆粉碎,收割机一气呵成,金黄的麦粒“尽入囊中”,身后只(zhǐ)留下整齐的麦茬。
“粮仓已满,卸粮!”“再往后边倒一点,对!”跟着对讲机里妻子王艳芬的提示,周刚在地头把(bǎ)收割机(shōugējī)里的小麦准确卸到运粮车上。
“现在桑庄社区的(de)麦子已经熟透了,得抢在降雨前完成收割。”忙了一夜的周刚说,“收完眼前这十多亩小麦(xiǎomài),就可以休息了。”
根据邓州市(dèngzhōushì)气象局5月24日早晨发布的(de)预测,5月25日下午和5月28日,邓州市将有分散性阵雨和雷阵雨天气。
“今晚开始,请大家抓紧时间抢收。”收到气象预报后,24日上午9点27分(fēn),邓州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生产服务科科长乔(qiáo)清平立即(lìjí)在(zài)跨区作业机手联络群发送(fāsòng)了“三夏”气象服务专报,同时通知各乡镇各部门、农业合作社、农机(nóngjī)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各生产经营主体抢抓雨前时机,特别是具备收获条件的田块一定要在雨前组织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从5月(yuè)24日晚上开始,根据气象预报连夜(liányè)抢收小麦的场景,在邓州多地上演。
“抓紧把成熟的小麦抢收回家,农户就安心了。”王艳芬说,夫妻俩来河南收麦已经有20多年了。今年邓州市小麦成熟的时间不一致,中间还有间歇性的小雨(xiǎoyǔ)天气,只能见缝插针(jiànfèngchāzhēn)进行(jìnxíng)收割(shōugē)。气象专报和联络群起了大作用,不仅及时提醒下雨时间,还能及时通知哪里(nǎlǐ)需要收麦子。
“自‘三夏(sānxià)’服务启动以来,我们气象部门不仅制作气象服务专报(zhuānbào),还利用遥感卫星监测小麦(xiǎomài)长势,及时为农机手做好服务。”邓州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芽说。
“我家那口子收割完的田块,别人看了都夸好。”王艳芬说,虽然抢收讲究速度,但是(dànshì)也要做到“快中有慢”,合理调整收割机的速度,并(bìng)根据小麦的含水量,及时调筛子、调风量,尽量让小麦少损失。同时,还要在(zài)确保顺利收割的前提下,尽可能(jìnkěnéng)降低割茬(gēchá),以方便后续播种。
正在(zhèngzài)王艳芬指挥收割的间隙,又(yòu)有一位邓州市的种粮大户联系到她,表示有几百亩麦子等着他们过去收割。
“忙的时候顾不上吃饭,热情的河南(hénán)老乡还会给我们拿来牛奶和吃的,让我们很感动。”王艳芬说,虽然麦收很累,但是看到小麦(xiǎomài)颗粒归仓,也很幸福(xìngfú)。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