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体育正文 71 0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陕汽集团交管服务站内(nèi)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业务(yèwù)

  “着力添(tiān)活力(huólì)增动力,着力优治理强服务,着力促宜居增韧性,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xiàng)内涵提升转变,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向科技产业驱动转变……”

  “打好城市治理效能提升攻坚战……建设全龄(quánlíng)友好、全域美好(měihǎo)城市。”

  这是今年3月末发布的《2025年西安市(xīānshì)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积极推动(tuīdòng)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更大(gèngdà)力度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描述。

  时隔一个月,“五一(wǔyī)”小长假第一天,全国都沉浸在节日的松弛中时,在距西安市(xīānshì)经开区陕汽集团东门200米左右的“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陕汽集团交管服务站”内,3个出口车(chē)辆办理窗口连轴运转,195张新(zhāngxīn)下线的陕汽重卡临时牌照打印完成。当天这些(zhèxiē)商品车陆续从西安驶向多个口岸,前往世界各地。

  这(zhè)一刻,陕西重卡的车轮下,不仅跑出了(le)经济指标的增速,也留下了西安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升级密码”。

在陕汽集团南门,办理好临牌的大型货车依次驶出(shǐchū)。

  转型发展的(de)“理念革新”

  从“企业找(zhǎo)服务”到“服务追企业”

  这个专门为陕汽集团设立的交管(jiāoguǎn)服务(fúwù)站,是西安公安交警(jiāojǐng)在“进建商”活动(进警营、建实言、商办理)座谈时,从企业诉求中发现的服务需求。

  “重型卡车一般采用(cǎiyòng)驾送模式发货,以前新车下线后,需要到杨凌或者高陵车管所办理临牌(línpái),来回往返时间长、频次高,新车无法实现(shíxiàn)当日出厂当日发运。”陕汽集团陕西(shǎnxī)远行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商品车业务部部长武英(wǔyīng)说,新车每推迟一天发货,都可能带来爆仓、物流成本增加和销售成本增加的风险(fēngxiǎn)。因此,新车临牌的办理速度,直接影响企业发货速度、资金回笼速度。

  了解到(dào)企业的迫切需求后,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积极对接上级和企业相关部门,交管经开大队泾渭中队重塑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对接、畅通沟通机制(jīzhì),在距离陕汽集团东门200米的地方设立了这个为陕汽提供定制服务的交管服务站。3个交管坐席(zuòxí)(zuòxí)、4个企业坐席无缝对接,实现了大型车辆(chēliàng)当日下线(xiàxiàn),临时牌照当日办结,新车当日发运的高效运行模式。

  泾渭中队中队长彭学周说:“去年,我们发现企业职工和附近(fùjìn)群众还有就近办理补换证业务(yèwù)的需求,就陆续在大厅增设了自助(zìzhù)体检机和自助制证机,让走进服务站的群众可‘一站式(yīzhànshì)’完成驾驶证补换证业务。”

  据统计,自2023年12月(yuè)28日揭牌至2025年5月8日,这个服务站已累计为(wèi)陕汽集团办理(bànlǐ)进出口临牌和民品临牌共计100180张,大幅提升了陕汽集团的新车发运速度。

  交管经开(jīngkāi)大队副大队长杜江说(shuō):“‘服务追企业’是我们交管服务的理念革新,今年我们将为更多企业做好交管服务,帮企业资金回笼‘踩油门’,为区域经济(jīngjì)发展‘踩油门’。”

  除了大型企业,“服务追企业“的(de)改变在中小微(wēi)企业身上也有体现。

  4月初,灞桥区(bàqiáoqū)某豆腐销售店的个体户赵女士在当地监管所(suǒ)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用1小时(xiǎoshí)就完成“个转企”。不用注销再新办(xīnbàn)、不用变更店名、延用原信用代码……“小生意”一键升级,迈入“企业赛道”。

  4月中旬,在(zài)碑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的语音指导下,西安智健遥机器人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罗女士在公司的电脑前轻点键盘,便通过VR全景(quánjǐng)办事大厅远程(yuǎnchéng)虚拟窗口,提交了相关(xiāngguān)资料,顺利完成公司的地址变更。

  4月底,未央区龙首印象城商场内,某蛋糕店负责人郭女士正筹备(chóubèi)着新店开业。装修结束后,她用手机通过“云(yún)上标勘(kān)”在线向未央区行政审批(shěnpī)服务局(fúwùjú)发出踏勘申请。工作人员接线后“云”上踏勘,10多分钟就完成了验收。两天后,郭女士便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店赶在“五一”前正式营业。

  据统计,目前西安(xīān)已(yǐ)实现371项(xiàng)事项“免材料”: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办结,322项业务实现“零人工干预审批”;市区两级代办机构已为858个重点项目代办审批事项1734个,解决问题650个。2884个便民服务中心(zhōngxīn)(站)、149个政务服务驿站(yìzhàn),4008项高频事项周末服务“不打烊”,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服务24小时在线(zàixiàn)”。

  “优治理强服务”的理念重构,正在转型发展中(zhōng)不断深化。从“最多跑一次”的承诺兑现到“无感(wúgǎn)审批”的智慧升级,每一笔都勾勒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温度与精度,“优治理强服务”的理念,正在转型发展中不断深化。西安正以“改革创新”为墨,绘就全(quán)区域覆盖、全人群受益(shòuyì)、全要素(yàosù)提升的“全域美好”治理新篇。

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zhuǎnhuà)系列专场活动现场

  政府服务的“智慧蝶变(diébiàn)”

  从“纸上(zhǐshàng)专利”到“经济引擎”

  5月(yuè)8日上午,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的“智慧市监”指挥调度中心(zhōngxīn)内,一张由海量市场监管数据支撑的全域数字地图,正在实时跳动。学校“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农贸市场食品抽检结果、全市(quánshì)市场主体数据动态更新和投诉举报处置、网上(wǎngshàng)调度等各种场景快速切换。

  西安某购物商场的观光电梯发生故障,物业人员作为网格员发现(fāxiàn)情况(qíngkuàng)后,立即通过“智慧市监”上报信息(xìnxī),求助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一键(yījiàn)”将(jiāng)任务转发给辖区市场监管部门,2名特种设备检查人员随即赶往现场,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智慧市监”平台与现场人员“远程会诊”,快速找出原因解决了故障,还(hái)给出了维保建议。

  场景切换到某(mǒu)学校后厨的操作间内——西安市“智慧(zhìhuì)市监”一体化平台通过AI识别,抓取(zhuāqǔ)到工作人员未规范操作的图片后,立即进行语音提示,实时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在热闹的(de)(de)小寨商圈,雁塔区市场监管(shìchǎngjiānguǎn)局(jiānguǎnjú)小寨路市场监管所副所长杨泰和同事正穿梭在餐饮店、药店及各大商场进行(jìnxíng)日常监管检查。他们的手机里,一份依托Deepseek赋能监管的应用指南整合(zhěnghé)了雁塔区的产业、人口和经济分布情况,厘清(líqīng)了市场监管局的12类核心职能,收录了500余部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及该局自编的投诉举报模版,形成了动态更新的“数字工具书”。面对庞大的监管主体和繁杂(fánzá)的监管领域,有了Deepseek的赋能,杨泰和同事们的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5月8日下午,西安市(xīānsh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zhōngxīn)的专利预审员们正利用专业检索工具,全面分析每一件专利申请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并修正形式问题及实质性缺陷。经过预审后,这些专利号将被打上加快标记,进入快速审查通道(tōngdào),大幅缩短审查周期,有效提高了(le)授权(shòuquán)率。

  助力科技创新,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wéiquán)和保护协作部的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各类(gèlèi)科技型(kējìxíng)企业(qǐyè)研发中心,上门走访调研,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把脉(bǎmài)问诊”“开方抓药”,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规避可能存在的维权问题;在为企业提供公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中,他们联动法院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快速维权,全链条护航创新发展。

  西安市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科研氛围浓厚,具有知识产权创造和创新驱动发展(fāzhǎn)的丰沃土壤。近年来,一场场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zhuǎnhuà)系列专场活动先后走进我市重点高校和科创(kēchuàng)企业,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牵线(qiānxiàn)搭台下,一项项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shēngchǎnxiàn)”。

  目前(mùqián),西安市正在积极开展专利(zhuānlì)转化(zhuǎnhuà)专项行动,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已累计实施专利密集型企业培育等11类307项专利转化计划项目。西安市市场(shìchǎng)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需求(xūqiú)为导向、以产业为承载、以企业为主体、以平台为支撑,我们希望通过政府搭台(dātái)、校企协作,将更多‘纸上专利’变成西安转型发展的‘经济引擎’。”

  “增长方式(fāngshì)从投资拉动向科技产业驱动转变”,正在(zhèngzài)被一步步实现。

花云(huāyún)驿的公共绿地精致又充满艺术气息

  城市生活的(de)“场景革命”

  从(cóng)“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5月8日上午10点,莲湖区方欣海鲜市场,不少市民拎(līn)着采购的(de)海鲜、肉类来到市场大厅的“智慧秤”复核。市民李女士将刚买的猪肉放上去,输入品类,按下“核秤”键后,屏幕(píngmù)上立刻显示(xiǎnshì)出商品的实际重量。

  在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的电子屏幕上,工作人员通过各项(gèxiàng)数据监测着市场内的每一台“智慧秤”,并通过“智慧秤”上的一键投诉、消费评价(píngjià)、风险预警等(děng)功能(gōngnéng),精准了解每个市场的消费环境,对市场和商品品类投诉进行排名。

  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他们聚焦集贸市场计量监管工作,积极融合人工智能、电子地图、智能芯片、大数据等(děng)新型技术力量,创新(chuàngxīn)构建(gòujiàn)“技术赋能、标准引领、服务创新”三位一体的(de)智慧化监管体系,并向全市110个集贸市场投放360台“智慧秤”,有效缓解了(le)群众“投诉难”“复秤难”的痛点,为(wèi)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营造了更加公平(gōngpíng)、透明的营商环境,让各个年龄段的群众都买得称心、买得放心。

  在玄武东路的口袋公园花云驿里,一场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蜕变(tuìbiàn)也演绎着“全龄友好(yǒuhǎo)”的西安。

  周内的一个(yígè)午后,花云驿的咖啡馆里,靠窗的位置座无虚席(zuòwúxūxí)。阳光顺着树影投在顾客身上,让聊天显得格外舒适。

  由陕重厂老厂房改造的科普宣教基地、城市书房(shūfáng)、手工画室、咖啡厅、餐厅(cāntīng)嵌入街心公园,企业留下的老火车头与新铺的磨盘石阶成为“文青打卡点”……突出体验感的花云驿(yì),是“口袋公园”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公园商业经营收入补贴公园养护运维(yùnwéi)成本,构建出了“以园养园”新模式和城市公园运维管理转型(zhuǎnxíng)发展新路径。

  据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花云驿园林驿站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周边覆盖20余个居住小区,服务居民(jūmín)约10万人。这是全市首座围绕(wéirào)园林园艺、自然生态为主题建设的园林驿站型口袋公园(gōngyuán),在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的同时,也搭建起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与西安理工大学(lǐgōngdàxué)等7所高校签订(qiāndìng)战略合作协议,遴选5类20余处教学实践(shíjiàn)基地,成立以高级工程师(gōngchéngshī)为主力的生态讲师团,协助高校开展生物(shēngwù)、园林、绿化(lǜhuà)课程实习,启动校企合作园林文创、专利设计和课题研究。与西安植物园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园林废弃物研究利用、新品种示范推广应用等科研合作。

  “这里环境挺好的,孩子们可以来玩(wán),年轻人的社交空间做得也不错,附近老人晚上也来遛弯。”家住附近华远(huáyuǎn)海蓝城的市民王先生向记者称赞。数据显示,花云(huāyún)驿开放(kāifàng)一年举办活动40余场,生态研学惠及3000余名学生。

  昔日(xīrì)的“工业锈带”已成为城市转型发展从孩子到老人,为全年龄段的人群提供良好服务(fúwù)的全龄友好的“样板间”。

  据了解,今年西安还将新建口袋公园(gōngyuán)20座、绿道30公里(gōnglǐ),开放共享城市公园不少于(yú)45个,绿色加法让西安这座城市“会呼吸、更松弛”。

  城市服务的(de)(de)转型,不仅是理念的更新、科技的迭代,更是城市治理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深层变革。当城市服务从“被动(bèidòng)响应”转向“主动作为”,民生与产业的活力正在被重新定义。

  文/图 记者张佳 南江远(yuǎn)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