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端午假期3天南铁预计发送旅客334.4万人次

体育正文 59 0

端午假期3天南铁预计发送旅客334.4万人次

端午假期3天南铁预计发送旅客334.4万人次

贺兰(hèlán)黛色青,塞上云天阔。 地处中国大陆版图(bǎntú)几何中心的宁夏,发展热潮涌动。 今年一季度,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增速(zēngsù)位列全国第五,这是宁夏连续11个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起势有力(yǒulì)的宁夏跑出“加速度(jiāsùdù)”:重大项目满弓劲发(jìnfā)、文旅融合创新出圈、特色产业奋楫扬帆、闽宁协作共促振兴……“塞上江南”正展现出向上、向好、向新的发展景象(jǐngxiàng)。 聚人气:文旅引流(yǐnliú)激发新活力 “来宁夏(níngxià),给心灵放个假。”近年来,集黄河之(zhī)灵秀、大漠之雄浑、高山之壮美于一体的(de)宁夏,成为国内长线游热门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宁夏旅游订单同比(tóngbǐ)增长17%、机票订单增长21%,接续“五一”假期的火热。 2025年的第一天,人们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景区(jǐngqū)笔架峰附近(fùjìn)迎接日出(2025年1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zài)宁夏银川市,“滚钟口日出之约”和“览山落日大合唱”成为许多游客必打卡的网红项目。在贺兰山巅,观云海翻涌,看绝美日出;在览山公园,览湖光山色,赏(shǎng)落日晚霞,与舞台乐队激情大合唱。现场(xiànchǎng)视频(shìpín)频频登上网络热搜,不少人感叹:“没想到,原来你是(shì)这样的宁夏!” “当前旅游不再是单纯(dānchún)的景观消费,游客更期待场景体验和(hé)情感共鸣,这两年来,我们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huódòng),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银川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帅说,去年“滚钟口日出之约”推出后,已累计(lěijì)吸引10万人次参与;览(lǎn)山公园引入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后,人气猛增,今年“五一”假期就迎来30万人次客流。 游客在宁夏银川览山公园(gōngyuán)观赏贺兰山日落(2024年(nián)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日出日落”催生“浪漫经济”,“沙漠(shāmò)+星空”让宁夏“星星的故乡”文旅IP火爆出圈,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实践(shíjiàn),“塞上江南(sāishàngjiāngnán)”的山水画卷变为人们可观(kěguān)、可感、可游的诗意栖息地。 游客在“漫(màn)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内观看表演(2025年6月1日摄(shè))。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夜幕降临,“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的夜游大戏开启。在羯鼓羌笛声中聆听万年前(wànniánqián)贺兰山岩画的“自白”,在《贺兰山盛典》史诗大剧中置身“历史现场”,在“花儿”“坐唱”等宁夏传统艺术中领略西北文化的魅力,与上百位(bǎiwèi)非玩家(wánjiā)角色(juésè)(NPC)互动……在这里(zhèlǐ),一步一景皆穿越。 开业短短两年,这座小镇已成为(chéngwéi)宁夏文旅新晋“顶流”,累计接待游客218万余人次,营收2.6亿元。“我们深度融合历史场景、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表达,不断创新演艺产品,从今年(jīnnián)‘五一’假期开始,每日总(zǒng)演出时长从4小时增加到了7小时,拉长夜游(yèyóu)消费链。”“漫葡·看见(kànjiàn)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决策委员会主任杨涛说。 外国友人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shì)演艺小镇内观看演出(2025年1月(yuè)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活化”历史文化资源,释放文旅消费(xiāofèi)动能。戴着虚拟现实(VR)眼镜,“走进”数字化复原的神秘西夏陵地宫(dìgōng);化身考古探险家,在水洞沟(gōu)遗址探索史前文明(wénmíng);爬上六盘山,在沉浸式实景演出中感受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chǎngjǐng),持续吸引着全国游客。 “人气流量”变“经济增量”。2024年,宁夏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124万余人次,游客旅游(lǚyóu)花费766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hé)17.65%。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宁夏景区门票(ménpiào)销售额(xiāoshòué)同比激增超过一倍。 拓市场(shìchǎng):特色产业打开新局面 今年1到4月,宁夏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tóngbǐ)增长8.2%,其中制造业贡献突出(tūchū)。 中国煤科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gōngsī)是一家重型刮板输送机供应商。走进公司生产(shēngchǎn)车间,只见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当前我们正在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dào)10月了。”天地奔牛副总经理石涛欣喜地说,“十四五(shísìwǔ)”以来,公司年度新签订合同额(hétóngé)从30亿元增长到近50亿元,一年一个台阶。 “这(zhè)离不开公司一直以来对研发(yánfā)的重视。”石涛说,近年来,公司建成多个(duōgè)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在煤机装备性能方面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引领产品迭代升级,核心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5%,还出口到(dào)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科技创新(chuàngxīn)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宁夏(níngxià)以(yǐ)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创新主体培育。2024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三年翻了一番。全球最快高铁用上(shàng)“宁夏造联系枕梁”、长征火箭用上“宁夏煤制油”……一个个行业“单项冠军(guànjūn)”在全国市场浪潮中奋楫争先。 工人在宁夏沃尔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转运采摘下的酿酒葡萄(2024年9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xīnhuáshè)记者(jìzhě) 王鹏 摄 向“新”而行,因“特”而兴。贺兰山东麓,留世酒庄内一派忙碌景象,5800多瓶葡萄酒即将发往法国(fǎguó)巴黎。“不久前刚(gāng)追加的订单,为了赶(gǎn)法国7月国庆活动。”留世酒庄运营(yùnyíng)总监郭晓恒说,自酒庄3年前登陆法国市场,订单持续不断。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以(yǐ)国际(guójì)市场为突破口实现逆势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chūkǒué)1375余万元,同比增长约42%。 游客(左)在位于银川市的(de)留世酒庄品鉴中心内参观(2025年6月(yuè)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我们助力企业参加境外专业葡萄酒展览会,高频次组团(zǔtuán)亮相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家(guójiā)级展会,精准对接目标客户(kèhù)群体。”宁夏商务厅副厅长庞子杰说(shuō)。目前,宁夏已培育出30家知名葡萄酒进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作人员在位于银川市(yínchuānshì)贺兰县的宁夏百瑞源枸杞包装(bāozhuāng)车间打包枸杞产品(2025年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立足(lìzú)自身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宁夏确定了葡萄酒、枸杞(gǒuqǐ)、牛奶等“六特”产业,精耕细作、持续发展。目前,宁夏葡萄酒酒庄(jiǔzhuāng)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国首位(shǒuwèi),生鲜乳产量占全国市场10%左右,一批“宁字号”农产品“出海”又“出圈”。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de)2025年杜塞尔多夫葡萄酒与烈酒展上(zhǎnshàng),参观者品尝中国宁夏产区的葡萄酒(2025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向(liúxiàng) 摄 乘“数”而飞,蓄能未来。当前,宁夏努力将数字经济(jīngjì)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增长极”,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jiédiǎn)宁夏枢纽建设,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计划达到(dádào)2200亿元。 腾讯、中国电信(zhōngguódiànxìn)等25个数据中心项目加速落地;建成(jiànchéng)全国首个(shǒugè)万卡级智算基地;形成标准机架14.2万架,智算算卡11.6万张,算力规模约(yuē)7.4万P,智算规模全国第三……算力基础设施“底座”不断夯实。 共奋进(fènjìn):闽宁协作展现新面貌 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sh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夏银川市(yínchuānshì)永宁县闽宁镇(2025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zhàopiān))。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闽宁(mǐnníng)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de)典范。作为闽宁协作的生动例证,闽宁镇(zhèn)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万元。携手近30年的闽宁“山海情”,精彩“续集”还在上演。 在闽宁镇,闽宁协作(xiézuò)的最新成果——闽宁产业园正在火热(huǒrè)建设中(zhōng)。“去年开始招商(zhāoshāng),有18家企业入驻。原本打算用4到5年时间把园区填满,现在已经完成50%了,比我预期要快得多!”宁夏闽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雄,望着一栋栋新厂房,满脸兴奋。 产业园引来“归巢燕”。在闽宁(mǐnníng)镇福宁村长大的“90后”马靖东,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创业,公司年产值达到2亿元(yìyuán)。不久前,他在闽宁产业园摘取(zhāiqǔ)50亩地,计划把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机组装项目落地家乡(jiāxiāng)。“年底就能投产,我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yǒngníngxiàn)的闽宁产业园(2025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zhàopiān))。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产业振兴一直是闽宁协作的重中之重(zhòngzhōngzhīzhòng)。近年来(jìnniánlái),闽宁两地加强产业合作、优势互补,深化拓展“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福建总部+宁夏基地”等合作模式,完善产业对接“传送带”。去年(qùnián),宁夏12个闽宁产业园新(xīn)入驻企业154家。 人才是协作的“活水源泉”,健全双向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专业科技人才、擦亮劳务协作“金字招牌”……闽宁(mǐnníng)两地强化人才交融,为宁夏乡村振兴(zhènxīng)培养人才力量,不断(bùduàn)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33岁(suì)的(de)宁夏小伙子母得余,2021年从闽宁共建的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毕业后,定向进入福建飞毛腿集团就业。得知公司在家乡建厂后,去年他从福州回到家乡,凭借熟练的技术,担任车间制造部(bù)组长。“相同的工作回家也能干了,交完(jiāowán)五险(wǔxiǎn)每个月到手5000多元。” 如今,宁夏的闽籍企业和商户近7000家、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5万多名宁夏人在福建创业就业、年均创收(chuàngshōu)超过10亿元(yìyuán),闽宁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已迈入(màirù)经济合作、产业(chǎnyè)对接、商贸往来相融合的互利共赢新阶段。 山海不为(bùwèi)远,携手向未来。在(zài)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塞上大地“山海协奏曲”激越动人。 文字记者:刘紫凌、张宋(zhāngsòng)红、马丽娟 视频记者(jìzhě):王鹏、冯开华、杨植森 统筹:陈炜伟(chénwěiwěi)、戚文娟、李逾男、孟洁、程昊
端午假期3天南铁预计发送旅客334.4万人次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